近些年來,隨著礦山開采的深入,原礦入選礦石品位逐漸下降,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若是依然采用舊的破碎工藝,產品粒度將不能滿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對舊破碎工藝進行改造,以降低選礦生產的成本。
以其中一個典型的破碎工藝為例,破碎車間工藝流程為二段一閉路工藝流程。該流程由一段粗碎一段中細碎,加一個 分級篩組成。具體的工藝流程圖見圖1:
原工藝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原破碎工藝中粗碎設備與中、細碎設備匹配不合理。其次,生產實踐中還發現在篩上物料中,長條、薄片型礦石物料含量較高,而這部分顆粒是易磨的,應作為破碎產品盡早地進人粉礦倉。以免其在破碎流程中循環。另外,由于細碎部分設備超負荷運轉故障較多,對生產造成很大影響。
改造的基本方案是將單層振動篩改為雙層篩,上層的篩上產品為+40mm,進入顎式破碎機中進行中碎,其產品與底層篩的篩上產品進人短頭圓錐破碎機進行細碎。改造后的工藝流程見圖2。
改造后, 了礦石破碎與篩分工藝組成部分的合理化。細碎能力大大增強,而且排礦口可以調整的更小;篩子改造后,流程中可以作為合格粒級的長條形物料全部漏人篩下,減少了流程中這部分物料循環、重復造成的壓力,篩分效率明顯提高,破碎粒度大大減小,技術經濟指標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增加磨礦處理量創造了有力的條件。最重要的是技術改造后主要設備 了高產化,節能降耗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選礦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