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中,生料經預熱、分解、煅燒成熟料,其所需的熱量就來自預分解窯爐中的兩大熱源:“ 把火”、“第二把火”。
“ 把火”就是回轉窯的噴煤管噴煤粉燃燒火焰,其溫度達1600-1700攝氏度,所用煤比例占總量的40%左右。作用主要是提供小部分生料分解和熟料燒結所需熱量。“第二把火”就是分解爐噴入煤粉的無焰燃燒,其溫度達850-950攝氏度,所用煤比例占總量的60%左右,主要提供生料預熱和大部分生料分解所需的熱量。本文著重介紹回轉窯內的“ 把火”。
碳酸鈣大部分被分解后的生料在回轉窯內煅燒成熟料。窯頭一把火是由鼓風機提供的一次空氣與煤粉先進行混合并自窯頭通過三通道噴煤管一起進入窯內,形成噴射流股,煤粉顆粒懸浮在流股中一方面燃燒,一方面隨氣流運動,通過冷卻機被熟料預熱后的二次空氣,在窯尾排風機的抽引下,由窯頭進入窯內,擴散包圍在射流周圍,在流股邊緣渦流帶動下逐步進入燃燒的流股中,參與燃燒,形成一定形狀的火焰。
煤粉顆粒在回轉窯內的燃燒過程與一般燃燒過程相似。入窯后先被干燥,排除水分,隨著回轉窯助燃系統溫度的升高,逸出揮發分。在預熱階段,溫度升高至揮發分的燃點,揮發分開始燃燒并形成可見的火焰。揮發分燃盡后,進行煤粉的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