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建設的大力發展,國內對與特種水泥的品種和質量要求越來越多,其中水泥的超細化用作特種灌漿堵漏材料就是一個主要發展方向。
為了研究細水泥灌漿材料的 制備方法,國內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濕法磨細水泥灌漿材料的進行研究探討,該方法進行呈流態水泥漿液的超細化加工處理,能夠根據巖基的具體情況任意改變水泥的顆粒,從而克服了干法生產細水泥灌漿材料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在亞洲區域,日本電力公司率先在膠體磨基礎上研究成專用雷蒙磨粉機用于水泥灌漿材料的細磨,大力推進了濕磨水泥技術和生產的發展步伐。我國在針對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巖基細裂隙灌漿處理問題及其他工程類似問題中,同樣開展了濕式超細水泥技術和裝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般情況下,濕磨超細水泥漿料的細度是:普通水泥漿液磨細5—15min后,比表面積達7000一10000 cm2/g,平均顆粒粒徑在4—10um之間,研究發現:在相同的水灰比條件下,濕磨的時間越長,濕磨水泥的比表面積就會越大,細度特性也會隨之上升。當磨細時間一定時,濕磨水泥的比表面積隨水灰比的減小而增大。
析水率:對于水灰比為1:1的普通水泥漿液來說,磨細15min,其析水率只有普通水泥漿的5%左右,這說明普通水泥漿經過濕法磨細可以將不 水泥漿液逐漸改變成穩定性漿掖。
強度:濕磨水泥的強度通常采用自由沉降法和壓濾成型法這兩種方法來測試。在相同條件下,自由沉降法測得的濕磨水泥28d結石強度只有14mpa左右,而壓濾成型法測得的濕磨水泥28d結石強度達128mpa。水泥灌漿施工是在一定壓力作用下進行灌注,濕磨水泥實際結石強度基本上與壓濾成型的強度值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