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大宗建材,顯然應該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但是單線生產能力達到10000t/d級時,它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將會表現出一定的缺陷。所以我們應該在經濟技術收益 的前提下,正確選擇最適宜的熟料單線生產能力,作為我國水泥工業邁向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流裝備。
當前,預分解窯水泥生產技術在預均化、生料粉磨、熟料煅燒、熟料冷卻、水泥粉磨以及物料儲運和收塵等裝備方面,其大型化和超大型化程度已發展到了接近于極限。以10000t/d生產線為例,生料立磨就必須采用4臺,即兩臺5000t/d的生料立磨配一臺10000t/d的窯系統,所謂兩磨一窯方案'如欲 一磨一窯,則生料磨的產量必需達到800t/h左右,其磨盤直徑約7m,裝機6600kw以上。設計制造這樣超大規格的立磨及其減速機,技術難度很大,經濟合理性如何,仍是一個大問號。此外10000t/d級的熟料篦冷機和回轉窯也已接近各自的極限了。
我國已有近30條500噸每天水泥回轉窯熟料生產線成功投產,運轉正常,它們都是采用一磨一窯方案的,技術先進成熟。與兩磨一窯的10000t/d生產線相比,兩者的熟料熱耗(710*4.18kj/kg熟料),從預均化堆場到熟料庫的電耗(56kwh/t熱料),燒成電耗(20kwh/t熟料)等技術指標均相差無幾;而噸投資、噸設備重量、噸裝機容量等技經指標也很相近。說明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之下,5000t/d級比10000t/d級的生產線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適應性更廣泛。
所以,只有在市場需求旺盛,潛力巨大,原燃料資源豐富,能源供應 ,交通運輸較方便的地區,可以考慮興建10000t/d生產線。多數情況下,我國水泥工業仍以興建2500~5000t/d級生產線為宜。作為水泥生產大國走向生產強國的標志和象征,我國應該興建若干10000t/d級生產線。這對于提高我國水泥工業機械裝備的國際知名度,展示技術 ,樹立 形象,增強全球化競爭力是十分有利的。這的確是一項英明果敢的決策。我們相信,這些新投產的10000t/d級生產線必將獲得圓滿成功,祈望早日達到世界 水平。
另外一個可能比較具有較高技術經濟效益和發展潛力的單線生產規模,就是一磨一窯的6000~7000t/d左右的生產線'其前提是生料立磨的單臺產量能滿足窯系統的需求'即生料立磨產量約為500t/h,其磨盤直徑為,16左右,裝機功率5000kw這樣規格的生料立磨是現今 型的,已經售出的只有7臺,而且均未投產'如果獲得成功的話,那么一磨一窯6000~7000t/d的生產線,其噸投資、噸設備重量、噸裝機容量等技經指標可能會略優于5000t/d級的,從而具有稍強的競爭力,例如我國在建的魯南青州和海德堡越秀等大于6000t/d生產線那樣,尚有待4年投產后的實踐檢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