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 選礦過程進行得好壞,通常采用一些技術指標來表示。常用的選礦指標有:產品的品位、產率、金屬回收率、選礦比和富礦比等等。
1)品位
產品中金屬(或某元素或金屬氧化物)的品位,是產品中該金屬(或某元素或金屬氧化物)的重量與產品重量之比,用百分數表示。例如:銅精礦品位為20%,是指100t干的銅精礦中含有20t金屬銅。
通常用希臘字母α、β、δ三個字母分別表示原礦、精礦、尾礦的品位。
2)產率
產品的重量通常以q表示。產品重量與原礦重量之比的百分數叫做產品的產率,并以希臘字母γ表示。q是 量,而γ是相對量。
3)金屬回收率
精礦中金屬(或元素或金屬氧化物)的重量與原礦中該金屬(或元素或金屬氧化物)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數,稱為該金屬(或元素或金屬氧化物)在精礦中的回收率,通常用希臘字母?表示。在保證精礦質量的前提下,精礦中金屬回收率越高,表示選別作業回收金屬越多, 越好。
4)選礦比
選礦比是原礦重量與精礦重量之比,它表示選出一噸精礦需處理幾噸原礦。
5)富礦比
精礦品位β和原礦品位α的比值稱為富礦比。這個比值表示精礦中有用成分的含量比在原礦中有用成分的含量提高的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