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球磨機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要保證研磨體有合理的級配。影響級配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級配的合理性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確定。本文將介紹在級配后如何驗證級配是否合理。
1)聽磨音
若球倉中鋼球的沖擊聲強、脆,說明磨碎能力強;細磨倉聲弱而發悶,說明細磨能力不足,此時可提高球倉填充率,減少平均球徑,加強研磨能力。反之需降低球倉填充率增加平均球徑。
2)磨機產質量
當磨機的產量高而產品細度粗時,表明一倉粉碎能力過強而末倉研磨能力不足。此時應該 大部分大球大段換入小球小段,減少一倉或增加末倉的裝載量;產量低且細度粗,則表明研磨體裝載量不足,應加研磨體;產量低細度細,表明小球多,大球少,沖擊力弱,此時可取出部分小球,補加大球。
3)篩余曲線
級配適當的篩余曲線應該是一倉入料端有傾斜度較大的下降,末倉接近磨機出口越0.5~0.8處,有一段平斜下降。若一倉下降不明顯,說明粉碎能力不足;若末端出現較長的水平段,應清倉剔除碎小的研磨體。 隔倉板前后的篩余值,若相差太大,說明;兩倉不平衡,改變倉位長度或調整研磨體裝載量,使前后兩倉能力平衡。
4)磨內
正常喂料下停磨觀察,若一倉鋼球大部分露出料面半個球,末倉物料剛好蓋過球面時,就比較合理。若一倉料面超過球面,說明球徑偏小或裝載量不足,反之則說明其球徑過大,裝載量過多。末倉若料面高存料過多,表明裝載量不足,反之表明裝載量過多。如果各倉料層都很厚且產量低,細度不好控制時, 隔倉板和出口篩板,是否由于物料水分過大,引起糊、堵現象。
5)對圈流磨
通過測定出磨、回料、成品細度,計算粉磨和選粉的各項參數,分析判斷磨機作業的運行效率。若三者的篩余值均比正常值高,那么需要加適量中小規格研磨體或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