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窯的正常操作時,窯溫需要滿足熟料煅燒要求。溫度是熱工設備的基本參數,準確判斷對系統調整至關重要,溫度過高或過低均反映出生產不正常,這對回轉窯的質量、消耗、安全不利。因此,操作人員要對溫度參數監控,保證及時發現異常并有效 。
(1)燒成帶溫度
回轉窯燒成帶溫度是回轉窯生產操作中最重要的控制參數之一。要煅燒出質量合格的水泥熟料,燒結溫度要求在1350-1450℃,過高對熱耗、窯皮和筒體安全壽命有影響,過低則會造成生燒質量差。
(2)入窯物料溫度
級c5入口溫度和分解爐出口溫度,反映了入窯物料分解率高低和爐內燃燒情況,出爐溫度過高表明燃料加入太多或煤質差,燃燒過慢,會引起預熱器系統過熱,產生結皮或堵塞;溫度過低沒發揮爐的分解效能。如果出現c5入口溫度高于分解爐溫度時,即溫度倒掛,要適當減少爐用煤量,并 煤質情況,向質量部門反映。
(3)c1筒出口溫度
該溫度反映了投料量多少和拉風量大小,也是預熱窯系統熱效率高度的重要標志。若出現c1筒溫度過高,應 是否有斷料或喂料量過少的現象。
(4)入窯二次風溫
入窯二次風溫是判斷冷卻機是否運行正常或冷卻效率高低,也是反映窯內煅燒溫度高低的重要參數,一般在1000℃以上。隨著冷卻機結構性能的改善,二次風溫愈高,對窯生產越有利,同時要求窯口襯料和燃燒器襯料具有高的耐火度。
(5)窯尾溫度
窯尾溫度也是窯操作的重要控制參數,它與燒成帶煅燒溫度一起表征窯內各帶的熱力分布情況。溫度過低不利于窯內傳熱及化學反應,但過高則容易引起窯尾煙室及上升管道結皮或堵塞。
(6)筒體溫度
該溫度反應窯皮情況和熱斑范圍等重要信息。當某段溫度一直上升或過高,說明該段窯皮有可能脫落、變薄或掉磚;若一直在下降,則表明該段發生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