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礦石性質研究查明,某地表氧化礦石含泥沙量大,金的粒度細,有一部分的脈石礦物吸水現象嚴重,礦漿呈粘糊狀態,固液分離的選礦方法困難,礦石中影響氰化的雜質含量低,經各種試驗方案的結果認為,單一的浮選法回收率為50~60%,浮選尾礦金品位2~3g/t;浮選-尾礦氰化法,金總回收率95%左右,全泥氰化-炭漿法,金浸出率為97.27%。綜合礦石性質及經濟效益,研究認為全泥氰化法-炭漿法 ,僅將該試驗論述如下:
試驗流程如圖1:
磨礦細度實驗條件:礦漿濃度40%;氧化鈣用量6kg/t,氰化鈉用量1kg/t,浸出時間12小時。 隨著磨礦細度增加,金浸出率增加,當-200目達到99.20%以上時,浸出率超于穩定,故選擇磨礦細度-200鉬99.20%。
1、氰化鈉用量
試驗條件同,試驗結果見圖3。
隨著氰化鈉用量增加,金浸出率增加,選擇氰化鈉用量2kg/t。
2、氧化鈣用量
試驗條件同2,試驗結果見圖4。由圖4可以看出氧化鈣用量4kg/t金浸出率 。
3、浸出時間
試驗條件同3,試驗結果見圖5。
由圖5看出隨著浸出時間增長,金的浸出率增加,浸出時間至12小時以后金的浸出率超于穩定,故選擇浸出時間為12小時。
4、礦漿濃度
試驗條件同4,試驗結果見圖6。
由圖6看出礦漿濃度從25%增大到40%,金浸出率基本沒有發生變化,為了便于下一步活性炭吸附的需要,選擇礦漿濃度為40%。
5.、的浸出曲線和浸出結果
浸出曲線如圖7,浸出結果;浸渣0.22g/t,浸出率96.83%,貴液品位3.93mg/l。
試驗結果見表7。
試驗采用四段逆流傾析炭吸附間斷進行。
試驗條件:礦漿濃度40%,礦漿移動速度為950ml/h,活必炭移動速度為0.5mg/h,炭密度6mg/l,吸附時間4h,炭漿分離篩0.4mm。
由表7可以看出,炭吸附率99.87%,最終尾渣品位0.19g/t,說明在炭吸附過程中金得到進一步浸出,使金浸出率由96.83%提高到97.27%。
1、該氧化礦中主要金屬礦物有自然金,銀金礦,主要載金礦物有伊利-水云母,針鐵礦。原礦含泥量大,金粒度細。
2、全泥氰化-炭漿法是處理含金氧化礦的有效方法,特別對原礦石中影響氰化的雜質含量低,礦石含泥量大時,采用炭漿法更有利;本試驗金浸出率可達96.83~97.27%,炭吸附率達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