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了水泥磨通過磨內篩分技術的改造,來達到提高水泥產量,降低磨內水泥熟料溫度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水泥磨;內篩分;技術改造
3.2×13m水泥磨機是水泥廠用于開流粉磨各種標號水泥熟料的主要設備。磨機分為三個倉。一倉為粗磨倉,裝有較大直徑的鋼球,主要是沖擊作用,以便破碎較大塊的物料;二倉裝有中等直徑的鋼球,對物料進行破碎兼研磨;三倉裝有軋制的鋼段,主要起研磨作用。其技術參數:
(1)簡體內徑×長度:3200×13000mm
(2)簡體有效內徑×有效長度:3100×12460
(3)簡體轉速:17.81r/min
(4)研磨體裝填量:104t/h
(5) 給料粒度:≤15ram
(6)細度: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300m/kg,普通水泥80m方孔篩篩余不得超過10
(7)生產能力:45~60 t/h
在普通的水泥磨內部,采用具有篩分功能的篩分雙隔倉板,其作用類似選粉機,能將物料粗細分離,細料及時進入細磨倉,粗粉則返回粗磨倉繼續粉磨,防止過飽磨現象。 倉的長度為3500mm,第二倉的長度為2750mm,第三倉為6000mm。 倉、第二倉的簡體襯板為階梯襯板。第三倉簡體為小波紋襯板。 、二倉為鋼球倉,第三倉為鋼段倉。 、二倉之間的隔倉板為雙隔倉板,如圖1。第二、第三倉之間為篩分雙隔倉板,如圖2。
該磨機在玉林市葵山水泥廠使用的初期,由于入磨熟料粒度較大且溫度較高。磨出來的水泥細度在9~11 m的范圍,產量在50t/h左右,而且出磨物料的溫度較高,達到近135℃,無法進行水泥裝袋。通過調整鋼球及鋼段的級配,仍不能達到圖紙設計產量的要求及細度。經過打開磨門 ,發現第三倉靠近篩分隔倉板約lm處的地方物料通過得很快,而且此處的物料較少。通過與水泥廠交換意見和分析討論,覺得我們設計的隔倉板結構不是很理想。因為 、二隔倉板和第二、三篩分隔倉板中間的通風口為600mm。
通風面積從 3180mm 一下變為600mm。導致風壓增大,物料從此處通過很快,在磨內停留的時間較短,不能充分地研磨,造成水泥的細度下不來,而且風量加大,水泥細度變粗;風量減小,又使得磨內溫度升高,水泥無法裝袋,一裝袋就破損,一個水泥袋的價格為1.20元。通過考察及將 、第二倉的隔倉盲板及第二、第三倉的篩分盲板 (見圖3所示)改成同心圓篦縫形式(見圖4所示)。將 、二倉雙隔倉板改成篩分隔倉板(見圖2所示),中心通風板由長形孔16mm×90mm(如圖5所示)改為5mm 的圓孔,如圖6所示。 倉的長度由 3500mm改為3000mm。
經過改造,水泥產量提高到65t/h,細度約4um,溫度降低了四十度,也能夠了進行裝袋了。
通過改造,水泥磨機的臺時產量從50t/h提高到65t/h。該磨機設計的生產能力:45~60t/h,按每h 提高4t計算,一年270天, 24h,一年可多生產 270×24×4--2.592 噸水泥。一噸水泥按220元計算:25920×220--570.24 ,一噸水泥包裝需要 20個袋子:25920×20×1.20一62.208 。共計: 632.448 。投產半年就可收回該設備的投資,因此改造后經濟效益非常明顯。
通過這次改造,使筆者更加體會到在開發及設計新產品的時候,要不斷跟蹤了解,經常與產品使用者溝通,盡可能地掌握 手的資料,這樣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產品才能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