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工藝在窯和篦冷機上裝置了攝像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判斷出回轉窯是否出現跑生料或溫度過高燒流等異常情況,但弊端是看不到熟料顆粒的外觀,而這些外觀能反映窯內燒成制度是否合理,能及時發現熟料的質量是否存在問題。
現場觀察熟料不需要任何儀器和 品,根據熟料在回轉窯的燒結過程和機理,只需現場人工抽取樣品,用小錘砸開,就可以鑒別熟料的外觀、顏色,又能觀察內在的致密程度、顏色及有無夾心、黃心,這是判斷熟料煅燒情況最直接、簡單、可靠、迅捷的 。
現場觀察熟料質量,主要是觀察如下幾個內容:
1)觀察有無黃心料、夾心料及數量多少。出現黃心料是煅燒熟料最忌諱的,它是窯內還原氣氛,或硫堿比的變化所致,它會帶來熱耗的增加、熟料的易磨性變差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對于水泥用戶而言,除了使混凝土的整體外觀顏色不均外,它使混凝土與外加劑的相容性變得更差。
2)觀察熟料中的細粉量。生產中并不希望熟料中細粉過多過細,好的熟料結粒,需要有合理的配料,使其有能形成表面張力較高的液相,一般液相量為23%~25%,鋁率高而堿低就可以增加液相的表面張力。
3)判斷窯內燒成溫度。煅燒溫度偏高,熟料表面較為光滑而發白,偏低則發烏。
4)觀察熟料粒度的均齊程度。如果熟料的粒徑大小不均,大至40mm以上,小到3mm以下,說明窯內火焰不好,窯內溫度分布不均;或入窯物料由于某種原因不均衡而產生夾心料。
5)觀察熟料內含有多少窯皮,可以為判斷窯皮及結圈的變化情況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