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是礦物加工的一個重要準備過程,分級作業的情況和結果,會直接影響選礦廠后續作業的指標。選礦過程中使用的分級設備有很多,螺旋分級機就是其中的一種。螺旋分級機結構緊湊、使用方便、能與磨礦機組成閉路自流,在選廠中仍被廣泛使用。但是螺旋分級機占地面積大,分級效率低,也限制了其應用。近年來,在一段磨礦分級作業中,也出現了用水力旋流器代替螺旋分級機與磨礦機閉路的趨勢。因此,如何提高螺旋分級機的效率,發揮其固有優勢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河南紅星機械 對螺旋分級機分級理論基礎進行了系統分析,建立了紊流和干涉沉降條件下螺旋分級機非定常流分級的動力學微分方程。根據傳統螺旋分級機的特點,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和措施,設計制造了一臺300mm×4300mm半工業型螺旋分級機。改進后的螺旋分級機,其基本原理并沒發生改變,只是對傳統螺旋分級機的排礦方式和攪拌方式進行了調整,縮短了合格礦粒在分級機中的運動路徑,讓合格細粒級通過溢流孔橫向及時排出,并控制溢流中的跑粗。通過在分級區域增加螺旋攪拌葉片,減少沉砂中的夾細,避免了礦漿回流,降低礦物的反富集,從而達到提高螺旋分級機分級效率的目的。
紅星 對改進前后的螺旋分級機,進行了系統的參數實驗,包括給礦濃度試驗、分級機坡度試驗、給礦流量試驗、溢流堰高度和溢流孔位置試驗。實驗數據表明,改進前,螺旋分級機質效率只有30%-50%,改進后,螺旋分級機質效率達到50%-70%。對比發現,改進后的螺旋分級機,其分級效率較改進前平均提高了10-17個百分點,證明了我們的研究工作達到了預期目的。
由于時間的關系,紅星對于螺旋分級機的研究還未能在現場生產上與磨機組成閉路磨礦分級作業,設備的檢驗還不能在實際生產中體現,還需進一步完善設備的各項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