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磨粉機操作在正常情況下是很 ,但失控后會大量吐渣或劇烈振動。
跑料
料干、料細、物料流速快、盤上留不住料,有些太干,太細,內摩擦系數較小,從而流動性好,難以形成正常的料層,或者料層很不穩定造成操作困難,嚴重振動。遇到這種情況, 的 是增加磨內噴水,以增加物料的粘幾天,降低流動性。一般噴水量為2%~3%。
拋料
料大、粒粗、壓力低、壓不碎。 是適當加壓。
掉料
風速度小、風量小、吹不起。此時應加大風量。
1、硬質異物進入,磨內發生突發性振動。應嚴格執行除鐵。
2、落料點不當,落料點偏在一邊,可能引起周期性振動,應改進喂料點,將料從磨盤中心喂入。
3、料度變化,料度過大,大小變化頻繁,造成磨輥振蕩。應控制合適的喂料粒度。
4、料流不穩,喂料時多時少,水分時大時小,使得輥壓配風難于適應,促使磨輥跳動。應盡量使料流穩定。
5、料層太薄,料干、粒細引起拋料形不成料層,緩沖太小,劇烈振動。應改進物料流動阻力。
6、料層逐漸變薄,風料不平衡,通風小,吐渣增多,循環料少;料壓不平衡,料大壓力小,粉磨效率下降,吐渣多而循環料少。這些均會造成料層慢慢變薄而引起振動,改進措施是調整好合適的工藝參數。
7、液壓系統剛性太強,可適應降低蓄能器充氣壓力。
1、控制磨內通風量
風量不足磨細的料不能及時帶出,致料床增厚,排渣量增多,產量降低;風量過大,料床過薄,也影響設備的操作。一般可用出旋風筒氣體的流量或負壓來控制磨機主排風機的進風閥門或轉速,使磨機風量穩定。
2、控制磨粉機進出口壓差以調節磨粉機喂料量
磨粉機進出口壓力差的變化是反映磨內負荷量變化的最有的參數。在一定的風速度風量條件下,奪差增加,說明料床增厚,磨內負荷加大;磚頭減小,表示料床減薄,磨內負荷下降。在實際生產中,通過穩定壓力差來調節喂料量以穩定磨內負荷, 磨粉機平衡運行。
3、根據出磨氣溫來調節噴水量或輔助熱風溫度
如入磨物料水分變小,烘干需以維持不變。在另一種情況如粉磨物料水分較大,除了應用窯尾廢氣外還需要補充熱源時,則應以出磨氣溫來控制熱風爐溫度或熱風量以維持出磨氣溫穩定。減少入磨熱量也可采用根據出磨氣溫調節冷風閥開度,使冷風增加,相應的熱風減少,使混合入磨風溫降低的 來達到。
4、控制磨機入口的負壓
磨機入口負壓一般主要通過調整磨粉機入口熱風管上冷的風閥的開啟度來 。
5、控制磨粉機液壓
磨粉機拉緊裝置向磨輥施加的壓力稱為粉磨液壓。粉磨液壓加上磨輥自身的重壓為研磨壓力。研磨壓力是穩定磨機運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主機輸入、產量和粉磨效率的主要因素。在磨機運轉過程中,根據原料粒度和易磨性調整粉磨液壓,使磨機的振動和磨耗達到 值。
6、保持磨粉機內料層厚度穩定
磨盤上的料層穩定,輥磨才能高產。料層薄時可采取如下措施;降低輥子壓力;適當增加喂料量;保持產品細度,增大分離器轉速,提高內部循環量;在磨盤上噴適量的水,以增加物料的內摩擦系數,從而增大料層厚度。
7、穩定原料質量
特別要穩定石灰石的粒度和成分,以有利于穩定入磨物料配比和磨內料層厚度,防止磨體振動,電流增大和發生大量吐渣。
8、控制入磨物料水分
力求控制在適當范圍內,且波動較小,以有利于輥磨的平衡運行,且電耗較低。一般控制入磨物料的綜合水分在2%~5%。
9、控制出磨生料細度
生料細度受分離器轉速、系統風量、磨內負荷量等因素的影響。后兩者一般不變動。細度的調整一般只是調節手動閥分離器的轉速,且只能逐步進行。
10、嚴格控制并縮小入磨礦物料粒度
入磨物料中的大塊對輥磨生產影響很大,既加大磨輥搖臂的擺動幅度,又增加吐渣量,降低產量。
11、選擇合理的擋料圓高度
擋料圈高度太大時,磨盤周邊積料量太多,阻力大,磨盤上的碎粉不能及時分離,引起磨輥壓力大,主電動機電流高,電耗上升;擋料圈太小時,磨盤上的物料少,風環的負擔過重。
12、搞好輥磨密封,提高入磨氣體負壓值
磨內氣體負壓值大可有效防止吐渣。為保證磨內氣體負壓足夠,首先,需要及時 排渣口的集料,保證排渣口暢通,減少排渣口漏風;其次,需要定時更新磨輥與筒體間的密封材料。
1、經常了解入磨物料的粒度,成分酷斃和綜合水分等參數。適時調整油缸工作壓力和入磨內量及風溫。
2、在磨粉機工作過程中,經常觀察磨輥的位置是否恰當,壓力表,溫度計,流量計和功率表的指示是否正常;觀察入磨物料的粒度大小,粒徑分頁及停水量是否正常;查看氧氣分析儀顯示的氣流成分,并借其分析漏風量是否過大,液壓系統的運行是否正常。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處理。
3、利用停機時間 磨損件的磨損狀況,以便確定更換時間,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4、在運行過程中經常 各螺帽,螺栓是否有松動現象,并及時上緊。
5、盡量保證輔機安全運轉,以減少輥磨和排風機的頻繁開停和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