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機的進口溫度為了強化烘干過程和提高經濟性,烘干機的進口溫度宜保持在物料允許的 溫度范圍內,但應考慮避免物料發生變色、分解等理化變化。對于同一種物料,允許的介質進口溫度隨烘干機型式不同而異。例如,在廂式烘干機中,由于物料是靜止的,因此應選用較低的介質進口溫度;在轉筒、沸騰、氣流等烘干機中,由于物料不斷地翻動,致使烘干較均勻,速率快、時間短,因此介質進口溫度可高些。
烘干機出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增高的相對濕度,可以減少空氣消耗量及傳熱量,即可降低操作費用;但因相對濕度增大,烘干機中水氣分壓增高,使烘干過程的平均推動力下降,為了保持相同的烘干能力,就需增大烘干機的尺寸,即加大了投資費用。所以,最適宜的濕度值應通過經濟衡算來決定。
對于同一種物料,所選的烘干機分類不同,適宜的相對濕度值也不相同。例如,對氣流烘干機,由于物料在烘干機內的停留時間很短,就要求有較大的推動力以提高烘干速率,因此一般出口氣體水氣分壓需低于出口物料表面水蒸氣壓的50%;對轉筒烘干機,出口氣體中水氣分壓一般為物料表面水蒸氣壓的50%~80%。對某些烘干機,要求保證一定的空氣速度,因此應考慮氣量和相對濕度的關系,即為了滿足較大氣速的要求,可使用較多的空氣量而減少相對濕度值。
烘干機計算機控制系統中要注意溫度變化,烘干機的出口溫度應該與相對濕度同時予以考慮。若溫度增高,則熱損失大,烘干熱效率就低;若溫度降低,而相對濕度又較高,此時濕空氣可能會在烘干機后面的設備和管路中析出水滴,因此破壞了烘干的正常操作。對氣流烘干機,一般要求溫度較物料出口溫度高10~30℃,或溫度較入口氣體的絕熱飽和溫度高20~50℃。
物料的出口溫度在連續逆流操作的烘干機中,氣體和物料的溫度變化如圖所示。當恒速烘干階段時,物料的出口溫度等于與它相接觸的氣體濕球溫度。在降速烘干階段,物料溫度不斷升高,此時氣體供給物料的熱量一部分用于蒸發物料中的水分,一部分則用于加熱物料使其溫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