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選工藝中,氣泡與顆粒相互作用的研究的深入,對全面提高浮選分選效率至關重要。從氣泡與顆粒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增加浮選柱的效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增加顆粒與氣泡的碰撞幾率,盡量減小氣泡尺寸,增加氣泡數量,增加氣泡表面積通量,增加氣泡與顆粒相對速度;提高浮選柱對粒度的適應性,適當增加浮選柱高度,進而提高回收率;增大氣泡與顆粒的接觸時間及它們的停留時間;創造良好的氣泡一顆粒結合體浮升及排出環境二而且浮選柱還應該減小脫附幾率,就需要減小顆粒動能,即減小礦漿的紊流速度。所以粗粒浮選時應縮短浮升距離,減小浮升過程中的擾動,改進浮選柱結構和浮升環境,減小脫附幾率.細粒浮選則相反,增加脫附幾率,提高選擇性。而增加浮選柱的效率還應該增加礦粒在浮選柱內的滯留時間,這樣就需要增加浮選柱高度和減小橫截面積。
?
由以往的研究可知,氣泡直徑在柱浮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浮選柱泡沫層的液位控制很重要。氣泡直徑越小,顆粒與氣泡碰撞幾率對氣泡大小的 型越強。微泡浮選的優越性在相對靜態的柱浮選的條件下,凸現出來.隨著紊流強度的增加,浮選速率與氣泡直徑的關系變得不十分密切。浮選柱一般采用獨立的 礦漿攪拌的氣泡發生系統。從理論上講,可以產生數量充足、大小適中、并可方便地調節的氣泡。另外,浮選柱在結構上允許創造紊流強度大的有利于氣泡與顆粒碰撞的環境和相對平衡的有利于氣泡一顆粒結合體浮升的環境,因而浮選柱較好地符合氣泡與顆粒作用的理論的要求,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這也是浮選柱引人注目而再度興起的客觀原因。
所以,研究與開發的浮選柱,盡量產生細小、均勻、足量的氣泡,并創造良好的有利于氣泡與礦物顆粒碰撞的動態環境和其后有利于氣泡一顆粒結合體浮升的相對平穩的環境,提高單位截面積的處理能力,增強對不同物料和粒度適應性。高產礦化,靜態浮升是提高浮選柱效率有效途徑,也是浮選柱研制和設計的中心任務.這也正是浮選柱技術發展的空間。
浮選機的設計應將可靠性及浮選效率放在 位,所以設計的浮選機應力求結構簡單,易于放大和自動控制。對于浮選柱來說,浮選柱的氣泡發生器的優化配置、浮選柱結構參數的調整和柱浮選參數的優化通過氣泡性能的研究和浮選物料的研究試驗可以完成。